小眼科專題

1.「中途失明者」:非先天盲人。在生命中途因「眼睛外傷」或「眼睛疾病」而失明的人。
2.目前學者調查,中途失明者以18歲以上至50歲是眼睛外傷最大的發生年齡。50歲以上則以眼睛疾病為多。
3.依據總會近年的觀察,每年中途失明者發生人數約在1,000至1,300之間,而最需要重建的青壯年約在500人左右。
4.中途失明者「眼睛外傷」最常見有:車禍撞擊眼部或腦部視神經。鈍物挫傷眼球。化學性灼傷。熱灼傷(如熱油、高壓電、爆竹等)。其他意外(如酒駕車禍、激烈運動傷害等)。
(一)眼球挫傷:(1).車禍撞擊。 (2).鈍物撞擊(木桿、彈簧、手肘)。
(二)化學性灼傷:(1).酸性灼傷。(2).鹼性灼傷(氫氧化鈉、鍍鉻水)。
(三)熱灼傷:(1).熱油灼傷。(2).高壓電灼傷。(3).炸藥爆炸灼傷。
5.中途失明「眼睛疾病」
(一)視網膜疾病:
(1).視網膜剝離(a.糖尿病性視網膜症。b.視網膜變性-高度近視。c.其他眼部障礙-葡萄膜炎。)(2).視網膜色素變性。(3).黃斑變性。(4).其他網膜疾病。
(二)青光眼
(三)視神經萎縮
(四)眼內炎或全眼炎
6.中途失明經歷過程:視力惡化→到處求醫→宣告眼盲→失明的落寞→行動受束縛→視幻覺困擾→事業中斷→學業中斷→經濟陷入困境→家庭親情煎熬→配偶的去留→朋友疏離→3-5年躲在家中→找尋福利資源→進行重建→心理諮商與成長→生活重建→定向行動訓練→職業重建評量→職業重建訓練→職業輔導→職業生涯規畫
7.中途失明者的重建項目:A.個案資料建檔與評量。B.同理心諮商與成長團體。C.生活安全重建。D.社區定向行動訓練。E.職能重建評量。F.職業訓練。G.職場定向行動訓練。H.身障者就業輔導與職業生涯規劃。
【參考性保眼資訊,有眼疾需看診】
視網膜剝離的自覺症狀︰閃光幻視、飛蚊症、視野缺損和視力減退。
視網膜剝離類型︰
1.牽引性視網膜剝離:剝離的視網膜呈現凹面的外觀,並且無裂孔存在。纖維組織形成於視網膜表面,剝離的部位常局限在視網膜附近的範圍。
發生於︰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視網膜分支靜脈閉塞、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和穿孔性外傷等疾病。
2.滲出性視網膜剝離︰剝離的視網膜呈現凸面的外觀,表面平滑不會出現皺紋,並且無裂孔存在。視網膜下液體會在患者變換姿勢時,因重力關係而改變位置。
發生於︰眼內發炎、脈絡膜腫瘤和全身性疾病,最常見的為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與懷孕毒血症。
3.裂孔性視網膜剝離︰當視網膜形成裂孔,玻璃體的液體會經由裂孔進入視網膜下腔而造成視網膜剝離,玻璃體退化造成後部玻璃體剝離與周邊部視網膜變性。
發生於︰玻璃體和視網膜引起變性退化所產生。
【參考性保眼資訊,有眼疾需看診】
 
1.先天性白內障:先天性白內障很多是遺傳的。有些則是母親懷孕初期的感染(如德國麻疹)造成先天性白內障。
2.後天性白內障:後天性白內障原因很多。如:(1)眼睛外傷。(2)全身性疾病(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)(3)眼睛內疾病(虹彩炎、青光眼)。(4)藥物中毒引起(如類固醇)。
3.老年性白內障:老年性白內障是六十歲起最常見的。而近期已提早至四五十歲水晶體就逐漸硬化、混濁而造成白內障。
4.白內障早晚期狀況:早期白內障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、色調改變、怕光、眼前黑點、複視、晶體性近視等。晚期症狀則為視力逐漸障礙。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光覺。
5.白內障與年齡:白內障罹患率研究出50歲約60%。60歲以上的80%。70歲以上更高達90%。依年齡程度輕重也許不同。
6.白內障與近視:白內障發生年齡已下降到30、40歲,尤其是頻繁使用電腦、平板、手機的近視手機族成了危險族群。
7.白內障與紫外線:有紫外線的陽光與白內障成因有關,其他如工作場域的紫外線,紅外線甚至低劑的輻射都是殺手。
8.白內障手術:白內障治療以開刀手術為主,包括雷射切除混濁水晶體或更換人工水晶體,目前技術都很進步成熟。
【參考性保眼資訊,有眼疾需看診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