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月琴 走唱三千年–人間國寶楊秀卿女士

  一把月琴,走唱在基隆廟口、市場口、大樹下。上說歷史英雄,下唱販夫走卒,興之成敗,悲歡離合。可歌可泣,可笑可嘆。盲女歌聲淒亮,委婉勸世口白。街邊角落或站或坐,不分男女年齡,無不跟著唱腔故事,歡笑悲嘆,一堂人生社會縮時演唱,學習人生,感嘆人生。而五六十年盲女唸唱不論風雨,不論黃昏月落,不停地唸唱,不停的口白,撫慰基層大眾人心,她就是人間國寶,獲得文化獎肯定的台語薪傳傳藝人,盲女唸唱,楊秀卿。

民間傳統技藝 誕生在艱辛時代

  楊秀卿生在艱苦的民國23年日據時代末期的新店文山屈尺。4歲時因為感染風寒,家中又無錢看醫生,只有依赤腳仙的處方拿藥,結果病情加重,最後燒燙到視神經造成了雙眼失明。貧窮的楊家為讓她有一技之長可以維生,只有送她到桃園吟歌藝人邱查某家收養學藝,但只一年不能適應又回到楊家。不久,楊家又將她改送到基隆念歌藝人蕭阿現家中做學藝養女,身世坎坷的她,總算安定落腳,而唸歌,盲女也一步步成就了口白國寶的一生。

流浪月琴 傳唱了港都角落

  基隆是當年台灣最大商業港。並以國外泊來品如服裝蘋果進口著名,市井富裕繁榮。而以唸歌營生的蕭家原本也生有一名盲女蕭腰(金鳳)且也習藝街頭唸唱多年。姊妹二盲女從此相依為命。姊姊也將傳統技藝傾囊相授,從詩詞詠嘆到三千年古典歷史人物故事起落盛衰,配合著月琴哀調,傳統唸歌也隱藏高深的學問在內。

民間唸歌技藝 口白唱出英雄悲歌

  台灣獨有的民間唸歌傳統技藝,楊秀卿加入了「口白」單獨唸聲成了最大特色。一般月琴彈唱類似歌仔戲,也使用了:江湖調、都馬調、七字仔調、寫批調、更鼓調、嘆煙花、霜雪調及哭調仔等二十多曲調。調取因故事劇情起伏變化而更換。而「口白」則看故事起落,以感嘆式或勸世警語穿插其中。其實這門技藝要學困難很大。而盲女因視力不方便更以代償器官:耳、口及記憶超強而勝任了這門技藝。

Share on facebook
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LinkedIn